据老兵回忆,抗战后期,不少抗战军人使用的是被称为“老套筒”的“汉阳造”步枪,这些“老套筒”大多服役了三四十年,有的膛线都已经磨没了,以至于一百米之外就打不着人。
“老套筒”虽然落后、差劲,却在中国革命的几个关键时期却发挥过极大的作用,抗战时期,“老套筒”是我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装备。
全面抗战爆发初期,虽然给了红军三个师的番号,却并没有一视同仁配发相应的装备,我八路军、新四军将士使用的枪械既破又旧,但是即使这样,也没有影响我革命军人打击日寇、杀敌立功。
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使用的步枪几乎都是“汉阳造”。相比之下,“老套筒”虽然“年事已高”,比大刀长矛还是强多了,我抗日军人仍以拥有一支“老套筒”而心满意足。
“老套筒”也绝对不是烧火棍,“老套筒”安上40公分长的刺刀,在与日军拼刺刀时丝毫不落下风;在射击方面,“老套筒”的精度不高,射程也不及日军的“三八大盖”,但“老套筒”也有自己的“杀手锏”,它使用的7.92毫米子弹足够威猛。
据说,由于在设计和工艺上存在瑕疵,“老套筒”射出的子弹穿透力不足,一旦打进目标体,弹头不会像“三八大盖”那样穿透而过,而是在目标体中乱窜,形同爆炸效果,所以,其强大的杀伤力让日军胆颤心寒。
朋友们千万不要小瞧了“老套筒”这杆“老爷枪”,它可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款步枪。
晚清时期,冷兵器逐渐退出战场成为一种趋势,本着“中学为体、西学为用”的理论,中国近代工业之父、湖广总督张之洞着手创建中国自己的造厂。
兵工厂选址在湖北汉阳龟山北麓,所以,大家后来习惯叫“汉阳兵工厂”。工厂于1892动工兴建,几经周折,到1895年末完工,兵工厂开始仿制德国M1888型步枪,起名叫“汉阳造88式七九步枪”,简称“汉阳造”,别名“老套筒”。
有人把M1888步枪称为“毛瑟88”,其实,它与毛瑟兄弟根本没什么关系,为了向中国推销业已落伍的M1888步枪,德国军火商“浑水摸鱼”,玩了“猫腻”。
原来,M1888步枪这款支无烟火药步枪本由德国制造,曾经在德军大量列装,第一批列装部队的支无烟火药步枪,但是,刚列装部队,就暴露了几个严重的缺陷,其中最为严重问题就是容易炸膛。
据称,之所以容易炸膛,是因为当时的冶炼技术不发达,用于制造枪管的钢材质量不佳,因此,打不了几枪,枪管就会发热、发烫,严重情况下甚至炸膛,于是,德国厂方就在枪管的外面再套上一根钢管,这就是“老套筒”这个称号的由来。
德国军人普遍这款“要命”的步枪,军方决定拒绝将这款步枪列装部队,但大量的库存怎么办?洽洽在这时,张之洞找上门了,于是,无良的德国军火商有了处理库存的“天赐良机”,他们以“毛瑟步枪”的名号,把库存和生产设备打了个包,一起卖给了张之洞。
张之洞引进了全套生产线的设计缺陷,此时,回头路走不得,唯有继续往前走了。
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,工业基础几乎为零,为适应国情,汉阳兵工厂从设计、材料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着手,对德国产M1888步枪做了多次技术改良,甚至去掉了枪管的套筒,经改造后的汉阳造“性能可靠、结实耐用”。
虽然去除了枪管的套筒,但是,中国人还是习惯称之为“老套筒”,到后来,“老套筒”就成了“老爷枪”的代名词。
汉阳造“老套筒”的成功立即引起了各地军阀兵工厂的“山寨”仿制,一时间,“山寨”货遍地开花,“老套筒”成了近代中国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。
张之洞没有想到的是,清政府花费巨资打造的“老套筒”竟然成为消灭自己的利器,张之洞死后两年,武昌起义一声枪响,革命党军人用汉阳兵工厂提供的“老套筒”举行了首义,首义成功,“老套筒”功不可没!
抗日战争爆发后,中国军人又用“老套筒”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“三八大盖”,可以这么说,保家卫国还多亏有了它。
但是,八路军、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的军人们还在大量使用“老套筒”,直到抗美援朝期间,“老套筒”还在我人民军队中服役。
人民全面更新制式化装备后,“老套筒”又继续在广大民兵手中“发挥余热”,并持续至60年代末。
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“德国制造”,“老套筒”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,跟德制机械的精密技术是分不开的,当年是那样,1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,提高“中国制造”的技术含量任重道远。
从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生产制式步枪,到“老套筒”彻底退出现役,“汉阳造老套筒”成为服役期限最长的中国产制式步枪。
“汉阳造老套筒”曾经先后武装过清末新军、北洋军阀、军以及我人民军队,纵横战场半个多世纪,不愧为“中华第一枪”,是中国给了它“扬名立万”的机会,也成就了它辉煌显赫的一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上一篇:上一篇:Z512AZ512BB-1ZS41CZS41A套筒
下一篇:下一篇:白描仕女图细腻柔美形象生动︱艺术名画